中国上古史:(九十)九仞之城——

宅酷小说首页中国上古史 作者:王威


再大的洪水,泛滥个十几年了,总有自然退下去的时候。

就这点而言,只能说,鲧氏的运气实在太不好,没有撑到大洪水退下去的那一天。

要不然,他也能像他的儿子一样,成为万古流传英雄人物,而不是作为失败者,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更可悲的是,她还卷入了黄帝王朝帝尧时代最残酷的政治斗争,被定为是四凶之一,成为铁案。

以至于即便最终他的儿子大禹成为黄帝王朝最后一任君主、夏王朝的开国君主,也不能为她翻案。

当然,等到鲧氏被诛杀之后,轮到他的儿子大禹治水,那时候大家已经有些明白,帝尧时代的大洪水和以往历次的大洪水都不一样了。

要想和大洪水抢时间,翻过的土再宝贵,也宝贵不过自己的生命。

因此这回不用大禹开口,大家都主动献出息壤,让大禹息壤想怎么挖就怎么挖,爱挖多少挖多少。

《淮南子》上说的明明白白——

总计大的湖泊深潭,深度在三百仞以上的,就有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九个。禹于是用息土填塞洪水,这样就造出了很多大山。[1]

可见大禹之治水,沿用的也是他母亲的老方法,用息壤堵塞洪水。

鲧氏、大禹母子二人,用的同一种办法,享受的待遇却是一个暴尸荒郊,恶名播于后世,一个则继任黄帝王朝之第八任君主。

真是天差与地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苍天啊,谁来告诉我。郁闷啊。

煽情一下哈,奶奶的,写这个书,实在是太累人了。有时候为了弄清来龙去脉,文献都被我翻烂了都。)

看来,要找到真正的原因,还得继续翻书。

翻来翻去,翻到了《吕氏春秋》。

在引用《吕氏春秋》的说法之前,要向和大家谈谈这本书。

这本书号称“杂家”,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即所谓“兼儒墨,合名法”。[2]

对于这种书,好听的说法,是一部先秦时代的百科全书。

难听的呢,当然也不妨以“大杂烩”而名之。

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对整个文化的通盘考察,其主导者是秦国之丞相吕不韦。他组织编撰这部书的用意很明显。

当时已经是战国之尾声,天下统一之大势已经一目了然了。

一个崭新的国家即将建立,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到来。

作为秦国政府之行政最高长官,自然想为这个未来勾画一个灿烂而宏伟的蓝图。

现在很多人以为吕不韦是商人出身,他组织撰写《吕氏春秋》,乃是为了附庸风雅,以便名传后世,其实是一种想当然。

因为这部书的整个体例,比较起先秦诸子,是最为完善和科学的。

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的内容被井井有条的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

这很难么?

太难了。

今天就是一本通俗的小说,分起章节都头头是道。

但是在先秦时代,孔孟老庄墨韩诸子,都是天才级的人物,却没一个人的目录拿的出手。有的还得后人替他们操心,才分的像样,像一本书的样。比如《论语》哈。

Why?

因为先秦时代,着书用的竹简,一本书写好了,再用绳子穿缀起来。

如果是一个自由撰稿人在那个时代写一本书呢?要花很多年的时间,花在刻字上面。有兴趣的话,大家找片竹子刻一下,费劲吧,累死人吧。

写完了,十几年也就过去了。

一本书写了十几年,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和最初的想法不同了。

要修改一些小处的错别字,是很难的。因为是竹子啊。

如果是要增删内容,就更难了。

而如果要从头整理,按照科学的体例去清晰的分类,对于先秦时代的自由撰稿人便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吕氏春秋》之所以能够那么牛逼,原因无它,据说,吕不韦的门客有三千多人。有的是人力。而且这是政府系统工程,有的财力。

人力财力得到最大保障,自然可以反复的折腾来折腾去。

所以他的这部书横空出世之时,当时列国的文化人都惊呆了。

体例搞的这么清晰,就证明了吕不韦是把这本书当成政府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的,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为了狠抓精神文明,构建国家意识形态。

纯粹是很官方的行为了。

有了《吕氏春秋》为前导,中国其后历代一旦立国,都要努力用心的去做类似的事情。

后世明代《永乐大典》、清代的《四库全书》,其组织编撰的指导思想,和《吕氏春秋》差别并不是很大。

官方搞系统工程,向来最注重的肯定不是文采啊、思想性之类的东西,而是资料一定要可靠和真实。

所以吕不韦完成了这部著作的编撰工作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将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咸阳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

这也就是成语“一字千金”之由来。

消息一传开,前来围观的络绎不绝。

结果据说是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

很多人认为之所以如此,乃是大家敬畏吕不韦之权势的缘故,其实大大不然。

吕不韦的做法自然是效法商鞅,商鞅在变法之初,也曾立木取信。重赏之下,勇士易得,

何况以咬文嚼字来自炫聪明的文人,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身上最富裕的精神,恐怕就是“后浪死在沙滩上”的不屈不挠了。

我们不妨这么说,《吕氏春秋》可能不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品,但却是编撰态度最严谨、征引文献最可靠的一部书。

在这点上,先秦诸子与之相比,之间的悬殊不可以道里计。

因此呢?《吕氏春秋》上面提到“鲧氏之死”这场千古悬案,他的说法就值得注意了。

九仞之城



《吕氏春秋》是怎么说的呢?

帝尧把帝位让给了帝舜。

鲧氏作为独当一面的诸侯,他对帝尧发怒说:“符合天道的就当帝王,符合地道的就当三公。如今我符合地道,却不让我当三公。”

鲧氏认为尧这样做是丧失了原则,他为了得到心中梦寐以求的三公职位。他的愤怒超过了猛兽,于是想发动叛乱。

鲧氏专横跋扈,象一头猛兽,把头上的角并立起来一样,固城自守;举起尾巴炫耀一样,一样,立旗为号。

帝舜屡次征召,鲧氏都不搭理,而他带领大量的人马四处治水。这对于帝舜来说,简直是莫大的威胁。

最终,帝舜下令在羽山诛杀鲧氏,用锋利的吴刀肢解丁他。[3]

这个版本就有意思,和《山海经》里头最古老的版本是完全两样的。

在这个版本里头,鲧氏治水之功过已经不值得一提。

鲧氏之死,完全是因为其人专横跋扈,居功自傲,竟然公然挑战帝尧之权威,反对帝舜接班。

当然了,黄帝王朝乃是神权时代,所建立的国家之制度并不是后世之高度集权,乃是集体领导。

因此历任领导人即便再怎么痛恨政府中枢中反对派,也不可能以独裁专制之方式,悍然诛杀。

也就是说,鲧氏作为黄帝王朝政府中枢的一份子,即便有反心,即便说出那么激烈的言语,那也只不过证明他是个反对派而已。

除非他确实做出了另立中央的举动,以至于动摇整个黄帝王朝根基。帝尧才能在集体领导的名义诛杀鲧氏。

《吕氏春秋》在这点上——对鲧氏造反之黑材料的搜集上,显然做的功夫不够细致,只是含含糊糊的说鲧氏在自己的领地上营造城池,另搞一套。

问题是,黄帝王朝之国家制度,并不是后世之郡县制,各大族之族长,在自己的领地上营造城池,属于纯粹的不能再纯粹的内政。

不干涉各族之内政,乃是黄帝王朝得以立国千年的基本前提。

即便是到了后世之夏商周之王权时代,作为中央政府,既不能也没有力量,将自己的权力伸展到诸侯国之具体内政上。

看来,嗨,继续翻书吧。

现在为大家翻开的是汉代的《淮南子》一书。

《淮南子》也是一部“杂家”之书,我写《族天下》一书,引用《淮南子》上的资料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在这里也和大家介绍一下。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一部书。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

公元前164年,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

汉初的封王,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很多都是热衷于声色犬马,这个淮南王刘安却是一个异类,笃好学术,折节下士,有风雅之姿,高尚之态。

他爱贤若渴,礼贤下士,于是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4]

汉武帝非常欣赏刘安的才情,但他强力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追求的彻底解决汉初历史遗留下来的“一国两制”(郡县制、分封制并行)的问题。

而刘安推崇的“无为而治”的道家学说,同时将淮南国治理的井井有条。

则最终两者之冲突不可避免,

公元前122年(汉元狩元年),汉武帝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进入淮南。

刘安自杀,同死者数万人。[5]

那么刘安主持撰写的这部《淮南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

表面上看起来,这部书的内容庞杂,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

但是整本书的思想立场,和《吕氏春秋》大不相同,游移不定,可见是困惑于道家的追求自由和儒家的维护秩序之间。

当然了,作为一部和《吕氏春秋》一样,在人力财力得到充分保证撰写出来的西汉时期一部大百科全书,资料的可靠和真实性还是比较高。

只是谈起上古时代,一来由于年代久远,二来由于秦始皇之焚书。

所以呢?《淮南子》一书,保存了很多文献资料的同时,已经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前面提到的“共工撞不周山”、“女娲补天”等等,其讲述方式已经完全是典型的神话传说模式了。

《淮南子》在谈到鲧氏之死,是这么说的——

放弃大道而用小技来治理天下,无异于驱使螃蟹捉老鼠、驱使蛤蟆捉跳蚤,不但不能禁止奸邪堵塞罪恶,反而会让天下更加难以治理。

过去鲧氏营造九仞高的城墙,但结果呢?

黄帝王朝之各族都对之非常的不满,而黄帝王朝海外各国也都生出了狡诈之心。

帝禹看到这点,就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散发财物,焚烧兵器盔甲,广施仁德,结果四海臣服,夷族纳贡。

最终,帝禹得到黄帝王朝各族的信任,得以继任黄帝王朝第八任君主,在涂山上大会诸侯,

在这次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上,捧着玉器、贡献布帛出席的诸侯就有一万个之多。[6]

这段文字中,最关键的就是这一句话,鲧氏营造九仞高的城墙。[7]

仞是古代的计量单位,黄帝王朝时代一仞合多少厘米,现在已经不详了。我们只能就后世之周王朝制定的标准,去大致推算。

周尺,一尺约合现在的二十三厘米,一仞合八尺左右。

九仞则是七十二尺,约合现在的1656厘米。也就是十六七米之高。

这在今天的人看起来不算什么,顶到头,也不过是九层楼那么高。

可是要知道,在上古黄帝王朝时代,中国人之民居,都是平房。

在鲧氏的本族之地,包围族人定居点的是远远高于平房的十六七米高的城墙,可是说是那个时代的建筑奇观了。[8]

即便以后世之南京明城墙而论,其高度也不过在14至20米。

上古史是个偏僻的话题,看的人少,希望喜欢的同学,随手点赞转发。追看最新《中国上古史》,请关注微信号:wangwei76072



打开【关于我】,即可看见【中国上古史】系列的菜单。



[1]凡鸿水渊薮,自三百仞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渊。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淮南子·地形训》

[2]“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 贵,此其所以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班固在 《汉书艺文志》中把 《吕氏春秋》列入 “杂家”一类,其标准即此。

[3] 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帝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仿佯于野以患帝。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

[4] “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汉书·淮南王传》

[5]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艾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同时据说是我国豆腐的创始人。明朝罗颀在《物原》中提到前汉书刘安做豆腐的记载。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1992年9月15日,安徽淮南市举办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隆重纪念中国豆腐创始人——西汉淮南王刘安的诞辰和他发明豆腐2100年。

[6]夫释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于使蟹捕鼠、蟾蠩捕蚤,不足以禁好塞邪,乱乃逾滋。昔者夏鲧作九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淮南子·原道训》

[7] “尧封鲧为崇伯,使之治水,乃兴徒役,作九仞之城。”——《通志》

[8] 根据《汉书·食货志》之记载,汉代之名臣晁错曾经说,“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

也就是说在黄帝王朝之前的神农王朝,就有了十仞高的石头城,这就纯属是后人替前人吹牛逼了。要有这个本事,炎帝没道理不据城而守,反而被蚩尤打的满地跑。



AI画出你的梦——微信小程序画梦器

站长推荐:
    首席御医
    盗墓笔记重启
    中国野史
    盗墓笔记南部档案
    海盗鬼皮书
    接阴人
    阴阳诛天阵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万山极夜
    雨村笔记
    花夜前行 无声落幕
     灯海寻尸
    空亡屋
    噩梦集
    凶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