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史:(一)黄帝之前的中国神话

宅酷小说首页中国上古史 作者:王威
1、女娲、伏羲的事迹可考吗?

2、伏羲氏、太昊氏、神农氏是一个王朝还是一个人的人名?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最初关系如何?他们各自的图腾是什么?

——————————————————

看完觉得有趣的同学,请随手给个【赞】,上古史题材关注的人少,欢迎安利。分享到微博或微信上。谢谢大家。

——————————————————

【1、伏羲女娲】

相传,盘古(盘古是魏晋三国晚起的神话)开天辟地之后,在上古的神州大地上,日月在天上运转,河流围绕山川奔流,森林里,旷野中,成了飞禽走兽的大乐园,人类,尚没有出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位女神出现了,后人称之为华胥氏。

华胥氏像(中)作为为伏羲和女娲。


她在这个大乐园中游荡,有一次,她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

好奇的她用自己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

华胥氏的怀孕是一次至今人类无法超越的难产的记录——在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

之后她又为伏羲添加了一位妹妹——女娲。[1]

华胥氏从何而来呢?

等一会讲到黄帝的故事的时候,他会给我们一个恍恍惚惚的答案。

这里就继续先说伏羲和女娲兄妹两个。

他们是神人之后,都有着一副怪异的长相——人首蛇身。

女神华胥氏生下伏羲和女娲这对兄妹之后,也许是回到天上去。

女娲兄妹二人相依为命,两个人给自己取了个姓,叫做风。

当他们来到昆仑山脚,更感到寂寞和孤独,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们两个人。

于是两个人就商议,是不是结为夫妇。

这个话题让他们是那么的难为情和羞耻。

然而,又能怎么办。

在神话传说中,昆仑山高达天庭,因而也是天梯。神和人可以在借此天梯往来上下。[2]

作为一个男子汉,伏羲便带着妹妹女娲登上了昆仑山顶,向着苍天,天上的诸神请愿——

如果老天爷当真打算让我们兄妹在这片大地上结为夫妇,那就让天上的云朵都合拢在一起。如果不是这样,那就让天上的云,一朵朵的分开。

老天爷听见了,于是让天上的云朵都合拢在一处了。

天意如此,伏羲和女娲就结为了夫妇。[3]



伏羲女娲像,汉砖


两人成婚之后,一男一女,思维各异。

女娲看着大地如此的空旷,也许是因为寂寞,也许是因为创造欲的发作。

她在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

到了初七这一天,更了不得了,她抟捏黄土造了人。

造人可是个辛苦活啊。

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

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4]

至于他的哥哥伏羲,他之所以被后世奉为三皇之初,百王之先。则是因为天生的大哲学家。

他经常仰头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

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泽壑走向。

又观鸟兽动物皮毛的纹采和生长在大地上的各类植物各得其宜的情况。

近从己身取象,远从器物取象,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创造八卦。

八卦既可以用来与神明交流,从而学习到他们高尚的品德。也可以用来分别万物,模拟万物生长衰亡的形态。[5]

今天的八卦被吹捧的神乎其神了。

其实就我的个人看法,八卦不过是先民创造的最基本的表意符号,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

所谓卦者,挂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的眼前,故而称其为卦。

乾(天、南)

坤(地、北)

巽(风、西南)

震(雷、东北)

坎(水、西)

离(火、东)

艮(山、西北)

兑(泽、东南)。

这八卦之起源,其实就是中国文字之起源。

.



伏羲先天八卦图


【2、太昊氏之治】

女娲和伏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的人世。

然而,他们兄妹两人传落了一个历时绵长的谱系。

据说,先后有15个部落联盟的首领,都承继了伏羲的名号,他们分别是:

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卷须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等等。[6]

这个伏羲王朝,其实是个松散的部落联盟。

为了治理人民,伏羲王朝已经开始设立官位。



最早成型的陶器: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

此陶器距今一万多年,制陶技术相当原始,系用手捏制而成。

为了让官员对民众保持震慑力,他们从所信仰的神明中找到为官职命名方式,那就是“龙”。[7]

这些官员各司其职,据说他们具体的工作分配如下:

飞龙氏负责观察鸟兽的毛色蹄爪造文字。

潜龙氏观察天象造历法。

居龙氏辨别识地理造房屋。

降龙氏狩猎除猛兽。

土龙氏辨别土质管田地。

水龙氏管理河渠泉源治水利。

青龙氏管春天的事务。

赤龙氏管夏天的事务。

白龙氏管秋天的事务。

黑龙氏管冬天的事务。

黄龙氏管朝中的事务。[8]

人民在伏羲王朝的领带下繁衍生息,在神州大地上开枝散叶,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世代。

在漫长的时间里头,部落的先民们已经能够结网捕鱼捕鸟,挖掘陷阶,捕捉活的动物。[9]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然而,整个大自然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异常严酷的环境。因此他们的寿命不高,为了生存,寻找到食物,他们往往漫无边际的迁徙。

目前种种考古资料表明,他们的活动区域最初局促于今甘肃一带,其后着渭河谷地进入关中,出潼关,傍崤山、王屋山、太行山东迁,而后折向东南。

据说当伏羲王朝在太昊(太昊又名大嗥、太嗥,古时大、太,昊、嗥通用)这位新首领的执政下,其管理的区域据说从东方之极的碣石山起,经过朝鲜,穿过大人之国,东至日出榑木(即扶桑)之地,青丘树木之野,方圆共一万二千里的土地。[10]

太昊娶的是五世女娲氏女子为妻,生有四子。

据说,在他执政时期,特别关注农业,进行了农田改革,放水浇田,史称“畎田”。

“畎田”就是在平原上开沟挖渠,即可以灌溉农田,又可排泄洪涝。

此外,他还为发明了蓑衣。这样,人们即便是在恶劣的天气下,也能下地耕作了。

在政事上,他信赖的重臣有出自葛天氏后裔勾芒(又作句芒)。传说十二地支便是勾芒发明的。

他的统治末年,也许又遇上了难以克服的天灾,只好带领人民再次迁徙,兜兜转转,最终选择在陈(今河南省东部周口市淮阳县)建都。

今天的淮阳城东南三里处,有一座高四五十米的土丘,在茫茫无垠的大平原上,凸立着这样一座高地,确是稀少的地形。

原始部落总是选这样的地形作为定居点。

以后周王朝先祖古公亶父之所以定居周原,理由也一样的。

现代考古发现,古陈地是一座拥有城墙、城防和地下排水管道等设置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

“陈”从字源上考察,左边为旌旗的形状,右边则是战车的车轮,下面是土的会意。

伏羲王朝以“陈”为都名,当是以战车排列于国土边界,用于保卫自己的土地。

可见,在这片新土地上定居,面临的何等的压力。

在此,中华民族先民的两大集团在此发生了碰撞了。

一是由蛇崇拜转化为“龙”图腾信仰的华夏集团。

这个集团的首领即是伏羲王朝的太昊。

华夏是后起的称呼,关于华夏这个词的由来,服饰华采之美誉之为“华”,疆界辽阔誉之为“夏”。[11],

中国人自诩为“华夏”,当然是自己给自己的脸上贴金。

华夏集团的构成是以愿意接纳“龙”图腾为信仰的部落构成的联盟。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之玉龙。

泥塑彩陶人像,出自仰韶文化,疑是人首蛇身,保留了原始宗教蛇(龙)图腾的遗迹。

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的第一次碰撞



二是由鸟崇拜转化为“凤”图腾信仰的东夷集团。

东夷本意是东方之人。

东则,东方是也。夷则是一人负弓之形象。

西周立国之初,强大的周师在打败商王朝之后,提兵东进,结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

这一抵抗便来自于东夷集团。

周师在竭尽全力打败了他们之后,给这个强悍的对手安上了“东夷”的名号。[12]

东夷文化有两大特征, 第一是太阳崇拜, 第二是鸟崇拜。

他们的构成是泰山周围及其以东至海、以南至淮的诸部落,以空桑(又名穷桑,即今天的山东曲阜)为原始信仰的文化中心。[13]

就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各项指标指标而言,太昊时代东夷集团足以和华夏集团分庭抗礼。

也许是太昊政治手腕太过高超,也许是当地旧有居民的良善,更有可能是双方在争斗中了解到各自的实力。

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最终融汇在一起了。太昊就此成为了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的“共祖”,两大集团的首领之间,彼此互相通婚。

借由通婚这一政治手段,两大集团甚至在某段时期,形成了轮流执政,象五帝中的帝喾、便是出自东夷集团(后来被商人追尊高祖,即甲骨文中“高且夒”)。



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第一次地理上的碰撞


【3、神农尝百草】



神农像,汉砖



最古老的农具——石镰



河南仰韶文化出土的一套炊事用具,其原理和今天农村的炉灶很相近。

太昊死去之后,也不知又过了几代,带领华夏集团的领袖是神农氏[14](又称伊百氏、连山氏、烈山氏、历山氏)。

神农氏当上了华夏集团的首领, 但他似乎没有继承伏羲王朝的名号。

也许是因为他的功劳之大,后人有意将伏羲王朝终结,以他为历史的新起点。

此前的伏羲王朝虽然传承多代,历时悠久,但一直没有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问题——食物。

到目前为此,伏羲王朝在历任首领的带领下,其发展的模式基本上是这样的——

来到一块新的土地,凭借自己较为先进的文明和组织,和周边的部落争斗,取胜,结成新的联盟。

胜利之后,在这块地盘上,民众食物完全依赖大自然的恩赐。他们采集植物果实,捕猎野兽飞禽。

在这段安定的岁月中,人口得以繁衍生息,最终在某个临界点,人口爆炸性增长,导致食物危机。

此外遇上了诸如洪水、地震、大旱等天灾,也同样会导致粮食危机。

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在当地留下一部分的足以自保民众。部落首领再次带领民众长途迁徙,寻找新的地盘。

《山海经》中有个夸父追日的故事——

夸父与太阳相逐而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他很渴,想要喝水,在黄河、渭水边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

还没有到,就在路上因口渴死了。

被他丢弃的手杖,化作了一片种满了桃树的邓林。[15]

夸父追日向来被人视为自不量力的典型。



其实结合上古时的情形来看,讲的当是夸父部族因为大旱,为了寻求水源和食物,进行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的部族迁徙,也是一次很有胆略的探险。

但是,由于他们对太阳的运行和我国西北部地理状况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最终悲壮地失败。

夸父遇到这个问题时的决定是:向西,去太阳落下的地方。

所谓的追逐太阳,其实是以为大旱由于太阳炙烤大地所引起了。

是以决意迁徙躲避之。

夸父虽死于半路,但他的部族却终于找到一个水源充足的地方——邓林。

因此对于古书上记载的伏羲王朝的统治区域达到方圆一万二千里,我们不必太过惊讶。

这说明了伏羲王朝一直在搬迁,每次搬迁都把自己先进的文化和特有的图腾信仰留下来。

在长达几千年的岁月里头,伏羲王朝的实际统治区域可能不超过一两百平方公里,但其构成的华夏集团的文化圈却是幅员辽阔。

东夷集团的文化圈形成的状况,也大抵如此。

到了神农氏手上,第一次结束了华夏集团的搬迁史,他的首都依旧在陈。

神农氏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乃在于他对农业科技的极度重视,其投入的精力远远超越了之前伏羲王朝的历任首领。

根据《淮南子》记载——

远古时候,人民吃野菜、喝生水,采树上的果实充饥,吃生的螺蚌肉裹腹,经常得疾病和受到有毒食物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神农便开始教导人民播种五谷,观察土壤的干燥潮湿、肥沃贫瘠、地势高低,看它们各适宜种什么样的农作物。

神农还品尝百草的滋味、泉水的甜苦,让人民知道怎样避开有害的东西、趋就有益的事物。

这个时候,神农一天之中要遭受七十余次的毒害。[16]

这个说法,《白虎通》可以作为旁证:

古代的人民啊,都是靠吃飞禽走兽裹腹。

到了神农氏主政的时候,人民众多,飞禽走兽的数目却逐渐减少。

于是,神农顺应天时,提高土地耕种的潜力,制作耒耜等农业工具,向民众宣传和普及农田耕种的知识。[17]

此外,易经则补充说——

伏羲王朝的统治结束后,神农氏兴起,他教给了天下民众,砍削树木而做成了用来耕地的犁头,把木棒弯曲而做成了犁柄,这种农具给耕田除草带来的便利。

此外,他是历任部落联盟首领中最有商业头脑的,规定了中午作为集市贸易的时间,招致天下民众,聚集天下的货物,各取所需,互相自由交换货物。[18]

历任神农氏统治下的华夏集团,我们姑且名之为神农王朝。

这个神农王朝的历任神农氏,将中国人从渔猎时代带领入农耕时代。[19]

在解决食物问题的同时,还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古时,五谷和药草长在一起,是难以分辨的。中医历来就有“医食同源”的说法。

为了找寻适合种植的五谷,神农氏遍尝百草。[20]

相传他用赤色神鞭去鞭打各种草木,知道它们有毒、无毒、或寒、或温的药性,以及它们的药味所主治的疾病。[21]

又有传说神农氏的样貌很奇特,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内脏清晰可见。

神农氏尝下的药草只要是有毒的,服下后他的内脏就会呈现黑色,因此什么药草对于人体哪一个部位有影响就可以轻易地知道了。

后来,由于神农氏服太多种毒药,积毒太深,终于身亡。

据说,他一共甄别出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了《神农本草》一书。

所以,在中国文化的系统里头,神农氏得以身兼农业之神和医学之神。

神农王朝的最后一任即是炎帝。关于的故事,在下一节《炎帝、黄帝之战之谜?》为大家细细讲解。

—————————————————————————

[1] “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春秋世谱》

“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 ——《帝王世纪》。

“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 ——《拾遗记》。

[2]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之山],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淮南子·地形训》

[3]“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遗我兄妹二人为夫妇,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二人即结为夫妇。” ——《独异志》

[4]俗说开天辟辟,未有人民,女娲搏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风俗通》

[5]。 “古者包牺氏(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易经·系辞》

[6]关于伏羲传落的谱系,有两种说法:

“柏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蓄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自无怀氏以上,经史不载,莫知都之何在”——《遁甲开山图》

“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蓄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庄子·怯箧》

《易纬·稽览图》指出,这个伏羲王朝的时间跨度从伏羲氏到无怀氏,一共是57882年。这个数字是那么精确,在上古结绳记事的年代,显然是不可想象,必然是好事的后人们所捏造的。

[7] “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左传》

[8] “伏羲以龙名官,号曰龙师,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 ——朱熹《通鉴纲目》: “伏羲以朱衰为飞龙氏,昊英为潜龙氏,大庭为居龙氏,浑敦为降龙氏,阴康为土龙氏,栗陆为水龙氏。”——伪书《三坟》

[9]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田)以渔”——《易经·系辞》

[10] “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国,东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淮南子、时则训》。

[11]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12]周人为了记述历史就把中原以东的众部落称为东夷,事实上他们只有一个部落自称为“夷”,后来这个词被史学界统一用来借指史前中国生活于今山东,淮河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被称为夷的众多部落、方国的一个名词范畴。

秦汉大一统之后,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并入了汉民族主体。以后史书上的东夷指的是现在的朝鲜、日本这些中国王朝势力所不能抵达的东方国家。

[13] 正如华夏集团已经用八卦作为表意符号。东夷集团也有自己的文字雏形,1992年在山东邹平龙山文化丁公遗址出土的丁公陶文既是。

[14]关于神农氏和炎帝,历来有三说,一为同一人。二为两人,三为神农氏乃是接续伏羲王朝的新王朝,炎帝为最后一任君主。这里采用的第三说。

事实上,《史记》描述神农氏和炎帝的关系,就语焉不详。

炎帝与神农的合而为一是从秦汉之际的《世本》开始的。

《世本》是战国时赵国史书。该书记载黄帝以来的史事﹐原十五篇﹐有《帝系篇》﹑《王侯世》﹑《卿大夫世》﹑《氏姓篇》﹑《作篇》﹑《居篇》等。

在此之前,神农与炎帝不是一人。《史记·五帝本纪》上的说法是黄帝时,神农氏的时代已经衰落,诸侯之间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不能征讨,于是黄帝“修德振兵”,讨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们伐灭后威望大振,于是代神农氏而有天下。

此外,《史记·封禅书》分列炎帝和神农氏为二人。

[15]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山海经·大荒北经》

[16]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之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训》

[17]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白虎通·号篇》

[18]包牺(即伏羲)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

[19]近些年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遗址考古发现,约在7000年前至1万年前,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农业社会。这个时代当时神农王朝的时代。

[20]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死伤之命。——《帝王世纪》

[21]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搜神记》



AI画出你的梦——微信小程序画梦器

站长推荐:
    首席御医
    盗墓笔记重启
    中国野史
    盗墓笔记南部档案
    海盗鬼皮书
    接阴人
    阴阳诛天阵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万山极夜
    雨村笔记
    花夜前行 无声落幕
     灯海寻尸
    空亡屋
    噩梦集
    凶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