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史:(三十)羲和四子

宅酷小说首页中国上古史 作者:王威

【羲和四子】





羲和四子(四岳)被帝尧命官授时。



羲和主日与常羲主月



羲和浴日



羲叔在夏至日用表杆和土圭测量日影。

帝尧即位之初,作为被母家陈锋氏硬抬上轿子的君主。他本人的施政,很难说是断自己意,还是以整个家族的意志为意志的。

毕竟他是刚刚即位,整个黄帝王朝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以他的有限从政资历和经验,肯定不是很清楚明白。也只能任由母家陈锋氏放手去搞。

陈锋氏的第一个措施,当是搞掉帝喾华而不实的五大行省(五方)制,把所有的权力都收归中央了,或者说,收归给陈锋氏。

既然帝喾最初设立五大行省的制度,是为了分权。到了现在,陈锋氏觉得帝尧既立,一族可以独大,大可以一脚踢开五大家族。

这个做法如果缓缓的去施行,估计帝尧时代之初,也不会有太大的政治动荡。

勾芒氏、祝融氏、蓐收氏、玄冥氏、后土氏这五大家族,一个个可都不吃素。因此陈锋氏的这个做法,可谓是点燃了一个装满炸药的导火索。

在不远的将来,肯定要“砰”的一声,炸的整个世界哐当的晃上一晃,这里暂且不表。

我们知道,这五大家族每一个都承担了祭祀一方时令之祭天权。陈锋氏拿掉了五大家族的祭天权,肯定要让人填补上这一政治真空的。

于是呢?在帝尧时代,陡然出现了一套新官制,以四岳为首的新官制。

四岳,就是四座高山了,到底是那四岳[1],没有文献上资料,不敢瞎说。

但是这四岳官长的名字,在尚书的《尧典》上记录的明明白白——

羲仲、和仲、羲叔、和叔。

咦,这四位是一族人吧。

没错,他们黄帝时代主掌占日之羲和氏的后裔。

羲和氏早在黄帝时代之前就已经是大族,《山海经》有关于他们这一族源起的一则记载:

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

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羲和这个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2]

帝俊是黄帝王朝各族公认的太阳神,而羲和氏之祖先居然被认定为太阳神的妻子,则其在黄帝王朝的地位之尊崇不难想见。

因此黄帝王朝历任君主,各大氏族都争着要和羲和氏结亲通婚。

又因此,羲和氏先是分出了羲氏和和氏这两大族。这两族在重黎氏鼎盛时期,又与之结亲通婚,分出了羲仲氏、和仲氏、羲叔氏、和叔氏四大族。[3]

由此可见,陈锋氏一脚踢开五大家族,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紧密计算之后,团结了帝喾时代帝喾最为头疼的、一力消弱的重黎氏,才敢发难。

是以帝尧时代之初,五大家族退下政治舞台时候,整个政治局面尘埃不起,安静的不像话。

陈锋氏和重黎氏双强联手重压之下。五大家族都是政治老手,很识时务的很,自然不和正在风光兴头上双强去硬碰硬,而是谨慎的抱着这样态度静观其变——

且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既然陈锋氏联合重黎氏之羲和四子,拿下了五大家族,则对羲和四子不能不有所酬庸。

于是在一次盛大的仪式下,帝尧亲自主持,将原来五大家族(后土氏除外)主掌的四方时令祭天之权转交给羲和四子。

《尚书》之《尧典》是这样记载的——

帝尧于是命令羲氏与和氏,敬慎地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出历法,敬慎地把天时节令告诉人们。

首先,帝尧命令羲仲,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辨别测定太阳东升的时刻。

昼夜长短相等,南方 朱雀七宿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春时节。

这时,人们分散在田野,鸟兽开始生育繁殖。

又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辨别测定太阳往南运行的情况,恭敬地迎接太阳向南回来。

白昼时间最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火星黄昏时出现在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夏时节。

这时,人们住在高处,鸟兽的羽毛稀疏。

又命令和仲,住在西方的昧谷,恭敬地送别落日,辨别测定太阳西落的时刻。

昼夜长短相等,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星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秋时节。

这时,人们又回到平地上居住,鸟兽换生新毛。

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辨别观察太阳往北运行的情况。

白昼时间最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星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冬时节。

这时,人们住在室内,鸟兽长出了柔软的细毛。

帝尧最后郑重告诫羲和四子,说:

“啊!你们羲氏与和氏啊,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天,要用加闰月的办法确定春夏秋冬四季而成一岁。由此规定百官的事务,许多事情就都兴办起来。”[4]

在这个看似换汤不换药的新官制中——

管辖东方行省的勾芒氏为羲仲氏所取代。

管辖南方行省的祝融氏为羲叔氏所取代。

管辖西方行省的蓐收氏为和仲氏所取代。

管辖北方行省的玄冥氏为和叔氏所取代。

这就是所谓的“四岳”。

【四岳新官制】







那么管辖中央行省后土氏(共工氏,又即重黎氏)干嘛去了呢?

照理,羲和四子都和重黎氏一族大有渊源,世代结亲通婚。

肯定不可能这时候大家吃肉了,重黎氏反而只能在一旁吃菜。

再说没有一贯享有祭天权的重黎氏的支持,这新官制的合法性可就大有可疑。

上古之政治斗争,争的都是本族之权柄。因此必然出现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的局面。

羲和四子既作为重黎氏一支,分掌了四时四方之祭天权。则在这次政治大换血中,帝尧对重黎氏(共工)肯定是另有安排。

从《尚书》中之《尧典》上可知,日后帝尧还不时就国政请教共工(重黎氏)这位元老。

特别是对于治理大洪水的人选一事上,帝尧明知共工所推荐的鲧(大禹之父)并不是合适人选。

但是帝尧最后还是听从共工的意见,则可知共工(重黎氏)的权柄又尚在羲和四子之上。

那么共工(重黎氏)在帝尧时代当的是什么官呢?

文献上没有。

但是根据重黎氏历代以来专属民政,为帝颛顼、帝喾时代文官系统第一人的历史,其职务类似于今日之总理。

想来此时的共工(重黎氏)也必然官居帝尧时代整个官僚系统的最高位。

后来,帝舜在被帝尧禅让之前,曾被封为百官之长的“百揆”一职。以此反推,则共工当是帝舜之前的“百揆”。[5]

“五方”至此调整为了“四岳”。

“四岳”的岳是什么东东呢?

就是比普通的小山更高大的高山。

在更高的山上祭祀,自然对民众更有说服力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大大增强了。

那么最初被封为四岳的四大神山是那四座呢?《尚书》上的《尧典》《舜典》都没有分说明白。

还好东汉学者王充在他的《论衡》一书上给我留下了这么一条记载

帝舜巡视天下,抵达东方登上泰山(今山东省泰山,古称东岳);[6]

抵达南方登上霍山(今山西省霍山,古称太岳);[7]

抵达西方登上太华山(今陕西华山,古称西岳);[8]

抵达北方登上恒山(今河北大茂山,古称北岳);[9]

这就是所谓的四岳。[10]

这四岳和羲和四子所领的四方行省当是相对应的——

主持东岳泰山之祭祀者,当为羲仲氏。

主持太岳霍山之祭祀者,当为羲叔氏。

主持西岳太华山之祭祀者,当为和仲氏。

主持北岳恒山之祭祀者,当为和叔氏。

在政局急剧动荡的情况下,四岳之取代五方,可以说是既有创新,也有继承。最终的目的自然是着眼于大大提高帝尧统治的合法性。

为了这个目的,求助于神权之扩张,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知道上古时代,每一次官制的变革,都围绕着天文历法之学的进步。

那么帝尧时代之初的新官制,说起来是很难让人心服口服的,因为我们对照羲和四子之主掌四时四方,和五大家族主掌的五大行省时代,并没有显著的突破。

这样就很难服众了。

怎么办呢?

我说过了,中国人啊,在搞政治上,不惟有大智慧,还有各种多如牛毛的小聪明。

既然没有显著突破,但是不是可以有一点点的突破。

再进而将这个一点点的突破放大,放大成显著突破。

同样的,帝尧在历代以来成就的、很难以突破的天文历法,也来上了一个“一点点的突破”——他宣称,发现了一种可以用来当日历的植物——蓂 莢。

据说,这是一种奇异的小草,无巧不巧的,这种小草就生长在帝尧宫殿之中。

这种小草由每月的头一天开始,每日生出一片叶子,十五天后,每天落一片叶子,至月尾最后一天刚好落尽;

如果此月为小月(少一天),最后的那片叶子就只凋零而不落下。

帝尧将这种草命名为“蓂荚”,又名“历草”。 人们认为是象征祥瑞的草。[11]

这种小草在现实中可能有么,为什么偏偏就只长在帝尧的宫殿,而在别的地方没有发现呢?[12]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这是帝尧为了“维稳”,而采取的荒唐的手段。毕竟天文历法发展至帝尧时代,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要再有很大的突破就很困难呢?

技术上既无法突破,那么只要换个概念重新包装一下。

就好比汉芯[13]最初研制阶段,为了对国人有所交代,于是出现了买来外国芯片进行打磨。

这样的闹剧如果发生在科学上,当然是很无耻的。

但是帝尧用这样荒唐手段的愚民,则是为了应对激烈的政治内争,而做出的最无奈的选择。

这样的选择,恐怕是任何政治家放在了帝尧当时的位置,也会做出的。

[1] 关于四岳这个官职,历代很有以为是一人而非四人,如汉之孔安国、明之杨慎都持此说。他们都是中央大一统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难以想象上古之帝尧时代乃是一个神权时代,多民族多国族共存的一种邦联体制,在这样的体制内,设立四岳这样由一个担任四方诸侯之长的官制,便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也无法实现,更不用说在帝尧时代。

实际上,周礼正义曰:“四岳,四时之官,主四岳之事。”,再结合了《尚书·尧典》上羲和四子分别的执掌四时,我们便可知,羲和四子,即是四岳。

[2]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

[3]羲氏、和氏,都是重黎的后代,世世掌管天地和四时。马融说:“羲氏掌天官,和氏掌地官,四子掌四时。”

[4] 乃命羲和 ,钦若昊天 ,历象日月星辰 ,敬授人时 。分命羲仲,宅嵎夷 ,曰旸谷 。寅宾出日 ,平秩东作 。日中 ,星鸟 ,以殷 仲春 。厥民析 ,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 。平秩南讹 , 敬致 。日永 ,星火 ,以正仲夏。厥民因 ,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 ,平秩西成 。宵中 ,星虚 ,以殷仲秋。厥民夷 ,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平在朔易。日短,星昴 ,以正仲冬。厥民隩 ,鸟兽氄毛 。帝曰:“咨! 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以闰月定四时 ,成岁。允厘百工 , 庶绩咸熙 。”——《尚书·尧典》

这段文字中,旸谷相传是日出之地。昧谷则是日落之地。至于幽都,即是幽州。

[5] 这是笔者的猜想,并没有文献之支持。

[6]泰山 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

黄帝王朝在帝颛顼时代,从穷桑迁都至于濮,帝喾时代迁都于亳,帝尧时代迁都于平阳,一路走来,并没有抛弃本族之神山泰山的祭祀。然而几代之后,到底是形势比人强,比历史文化传统强,因此到了帝尧时代,随着黄帝王朝一再播迁过程中,多民族势力之消长,再坚持泰山是各民族神山中的老大,不太现实,因此山西的霍山,成了上古时代,从帝尧时代一直到商王朝时期,最为尊崇的神山。后来西周王朝立国,独尊的则是崇山(今,河北嵩山)。到了秦统一天下,好大喜功的秦始皇封禅泰山,泰山才重新做了老大。居五岳之首,故古时被称为“五岳之长”、“五岳独宗”、“五岳独尊”。

[7]《周礼.职方氏》载“九州之镇山,在冀曰霍,名于后世不可移。惟冀州据北方,地最广邈,河东尤认山水之雄,而独以霍为镇,意在其巍大隆峻,深厚广博,子诸峰而求群垤,其气象有以冠境内”。尧帝时期,霍山雄居五镇名山之首,商以后始号中镇。

[8]华山,亦称太华山,为我国五岳之西岳,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的华阴县境内,距西安市120千米。

《山海经》中对华山就有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9]古北岳恒山为今河北大茂山,春秋战国时期,此处就有“太行,恒山”之名。《史记·封禅书》载:恒山在定州曲阳县西北一百四十里。在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祭祀五岳都有了常规的礼仪,确定祭祀恒山“于上曲阳”。直到顺治十七年(1660年),祭祀北岳才“移祀”山西浑源天峰岭。也就是说,大茂山作为古北岳恒山的历史,长达2700余年,远远超过现在的天峰岭。

[10]舜巡狩东至岱宗,南至霍山,西至太华,北至恒山,以为四岳者。——《论衡·书虚》

[11]又有草荚阶而生,月 朔 始 生 一 荚 , 月 半 而 生 十 五 荚 , 十 六 日 以 后 日 落 一荚 , 及 晦 而 尽 ,月 小 则 一 荚 焦 而 不 落,名 曰 「 蓂 荚 」 , 一 曰 「 历 荚 」 。——《竹书纪年》

[12] 后来东汉之张衡根据这个概念,生发想象,用机械原理设计出中国第一部活动日历——叫做“瑞轮蓂荚”。

在帝尧时代,蓂荚属于未来科幻的概念。两千多年后,张衡则将之变为了现实。

我想,如果这个想象不是出自圣王帝尧,估计张衡也没那么热心去投入吧。

[13] 汉芯造假事件 ——上海交通大学陈进负责的汉芯团队宣称所研制的芯片 “已经达到国际高端的DSP设计水平”,而实际上只是将一片从美国买来的MOTO-free scale 56800芯片,雇请他人磨掉原有标志,然后加上自己的“标识”,变成了所谓“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



AI画出你的梦——微信小程序画梦器

站长推荐:
    首席御医
    盗墓笔记重启
    中国野史
    盗墓笔记南部档案
    海盗鬼皮书
    接阴人
    阴阳诛天阵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万山极夜
    雨村笔记
    花夜前行 无声落幕
     灯海寻尸
    空亡屋
    噩梦集
    凶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