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写法尧之写法山西地形图,帝尧之首都平阳有赖于周围群山之拱卫,方才侥幸在史无前例之大洪水生存下来。(此图来源于网络上,请作者与我联系。)帝尧的姓名不论在今天还是在他那个时代看来,都是比较怪的。
他的姓为伊祁,名为放勋。合起来有四个字之多。
伊祁应该是一处地名[1](今地不详)。
上古时代的姓,都是随着母亲的居住之地而取的,比如黄帝子裔取姬姓,就因为母亲一方居于姬水的缘故。炎帝之裔取姜姓,就因为母亲一方居于姜水的缘故。
是以,帝尧之出生,既不随父系帝喾之姓,也不随母系陈锋氏之姓,而姓了个伊祁。
至于他的名字放勋。勋就是功勋业绩,好理解。至于放呢?和勋字合在一起的意思,却不是大放光芒,而是追逐[2],追求建立功勋业绩。
所以我们不要望文生义,以为帝尧一出生下来,母家陈锋氏就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咄咄逼人,很霸道的名字。
其实这个这个名字和今天建国之类的名字一样,这个名字当然是寄予了母家陈锋氏对帝尧的厚望,但意思上还是很普通的。
只是这四个字组合起来,实在是让人记不住。今天之读者,如果不是有心,肯定是记不住的。
帝尧因为是个贵族,从出生到长大,是比较顺利,很小的时候,他就被封在陶(今山东荷泽市南陶丘)。
当然这块封地应该是有名无实的遥封,因为这时候山东半岛还泡在大洪水里头,而帝尧年岁尚小,也可不能去自己的封地主持政务。
到了十五岁,他的兄长帝挚封他为唐侯,封地自然是唐了。
唐在那里呢?
我们在前面曾经谈到过帝喾有一对冤家儿子,阏伯和实沈,这两个人整天喜欢打打杀杀。于是呢,帝喾将实沈的封地迁到了大夏(今山西太原)[3],让实沈在这里主持祭祀参星。
现在,帝挚封给帝尧的封地唐,就大致在实沈经营多年的大夏之旁。[4]
所以,后世之李渊起兵,开创王朝称之为唐,典故便在这里。
帝尧初封于陶,次封于唐,合而称之,也就有了“陶唐氏”这个名号。
为了拉拢陈锋氏,应该说帝挚给帝尧的这块封地是很富饶的。
帝尧将唐国的最高行政机构设立在平阳(今山西临汾)。
日后,帝挚退位,帝尧登基,便直接把国都从亳直接迁移到平阳。
这当然是师帝喾之故智,以迁都而达到摆脱旧都诸如邹屠氏等大族之影响力的政治目的。
但是,最大的原因,还在于帝尧新经营的这个土地有非常的特别的地理优势。
从大环境来说,今日山西得名,乃在于它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
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是以自古又被称为“表里山河”。
整个山西,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作为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
地形高,在乱世之中,是很明显的优点,就是可据险。
五代时期,后唐 、后晋 、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起家。
这都是由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 ,越是乱世越是显得重要
。
甚至可以这么说,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
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
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当然,据险而守,并一定就能守住。因为要守住一个地盘,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有一点也很关键,就是要有吃,要有吃的,所守之地必须是个天然之粮仓。
我们从地图上看,便知山西境内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临汾、运城、长治盆地,这六块盆地直到今天,还是山西省的主要农作区。
此外山西的地形高,还给帝尧的后期统治带来一个意外的好处——
那就是当大洪水再次汹涌而来,其势前所未有。帝尧之迁都平阳,无巧不巧的保存了中华文化之一脉不绝,乃至于今。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帝尧定都平阳之后,随后的帝舜定都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帝禹定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尧舜禹三任君主都在山西境内打转。
这并不是和山西人过不去,而是山西的地形就是高,实在是高啊。
说起来,帝尧的尧,是个尊号,意思就,高,高,很高,非常高。
恐怕他的这个尊号之由来,和山西地形也脱不了干系吧。[5]
当然,还另有一说,就是帝尧本人本来就很高——身长十尺。见于魏晋时代皇甫谧所著《帝王本纪》一书。
帝尧时代的一尺折合今天多少厘米,不知道。
殷商时代,一尺不到16cm。换算一下,才一米六。
西周时代,一尺大约19.7cm。换算一下,则是一米九七。
东周时代,一尺大约23.1cm。换算一下,则是两米三一。
如果照皇甫谧所处的时代尺寸,一尺大约24cm。则换算的结果是两米四〇。这就有点夸张了,要知道在MBA打球的姚明,也就二米二六。
当不管怎么说,皇甫谧特意记上这一笔,想来帝尧在人群中,应该属于鹤立鸡群的那种“高人”。
5、河东盐池
帝尧首都平阳府图,出自清代山西平阳府疆域图。小篆“盐”字河东盐池位置(此图从网络下载,需要美编变更字体,规避版权。乾隆版《平陆县志》上的虞坂图。图上绘盐夫7人,驮队3支,盐车3辆、驴、马8头。反映的正是河东盐池兴盛的商贸情况。明刻石 《河东盐池之图》人类文明之初起,除了绕水而居之外,还有一点也颇值得注目的,那就是对盐的需求:
食盐在人类历史占有独特之地位,为了盐曾发生过战争,有些王朝因为得到盐而得以建立,另一些王朝则因为得不到盐而崩溃,甚至人类之文化也是在产盐地周围发展起来的。[6]
山西之晋南,古称河东。这里就有一块大大的盐池。
河东盐池,这是一个封闭性的内陆盐湖,湖水含盐量高,经过天日暴晒便可自然结晶成盐,无须加工即可食用。
当时,井盐、矿盐尚未发现,海水煮盐还属于未来科技。因此河东盐池的发现,对于黄帝王朝之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在这里,我只需和大家讲三个数字,大家就知道尧舜禹时代之国政,很大程度就是围绕这块河东盐池。
尧都平阳,距河东盐池约140公里。
舜都蒲坂,距河东盐池约60公里。
禹都安邑,距河东盐池约20公里。
也就是说,时间越靠后,黄帝王朝的统治中心距离河东盐池越近了。[7]
降至于夏商周三代,中国人的统治帝国之疆域越来越广阔,运输等技术手段也极大的提高,但还是舍不得离开河东盐池。
夏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商都殷(今河南安阳)、东周都洛邑,都距河东盐池不远。
不客气一点,我们甚至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唐(尧)虞(舜)夏殷周的兴亡也只是执掌盐池之富的势力的更替。
盐池产的池盐,通过一条条盐道被运往四面八方,史称——
“西出秦陇,南达樊邓,北及燕代,东逾周宋”。扩散到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为控制盐池之地的国家带来巨大的财政盈余。
春秋时代,晋国政府计划将国都迁离原先的绛城。高级官员们在国务会议上一致提出:
“一定要把新的国都安置在郇、瑕一带,那地方肥沃丰饶,而且靠近盐池,国家有利,人民欢欣,不可放弃它。”[8]郇、瑕之地其实就是河东盐池之所在。[9]
河东盐池还有一个很大作用,是古人所不知道,就是它能接纳了两边地台冲刷、渗透下来的各种盐份,保持了盆地农田酸碱度的正常。
同样以灌溉农耕方式生产的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就是缺这样一个盐池,结果因土地盐碱板结而衰落了,而今天的晋南盆地,都灌溉了五千年了,还仍是肥田沃野。
谈完了大环境,再来谈小环境。也就是尧都平阳的一些情况。
平阳(今山西临汾)西临汾河,东、南、北三面都是平原,地形开阔,易守难攻。
所处之位置,为山西南北交通的咽喉,太岳、吕梁东西连络的枢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0]
早在10万年,此地就有“丁村人”在此繁衍、生息在这里。[11]
而进入帝尧时代,定都于此,平阳发展更是飞速。[12]可以这么说,大致在距今4500年左右,最先进的历史舞台转移到晋南的平阳。
在中原、北方、河套地区文化以及东方、东南方文化的交汇撞击下,平阳不仅进入了 “方国”时代,而且确立了在当时诸方国群中的中心地位。
[1] 今河北顺平有顺平有伊祁山。据说就是帝尧的出生之地,不过当是后世之附会。
[2]放 ,逐也。从攴方聲。凡放之屬皆从放。——《说文解字》。
[3]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桓公自称“西伐大夏”,《正义》说,“大夏,并州晋阳是也。”
[4] 《左传》: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
[5] 尧是个会意字。从垚,从兀。“垚”是三堆土叠在一起,越叠越高。兀则是高耸突出,所以“尧”表示高,非常之高。《说文解字》上就直截了当的说了——
尧,高也。
[6] 美国学者A·H·恩斯明格《食盐及营养百科全书——营养素》
[7] 说文解字对“盐”字的解释——河東鹽池。袤五十一里,廣七里,周百十六里。从鹽省,古聲。
[8] 晋人谋去降,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盐,国利民乐,不可失也”——《左传·鲁成公六年》
[9]到了汉王朝时代,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官府管理控制机构“司盐”,实行盐业专卖。
唐王朝则设“两地榷盐使”,年赋税收入达150万缗,占全国盐税收入的1/4。
宋王朝置“提举解盐司”,盐池的池盐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元代设立“河东转运盐使司”,在盐池边修筑了城池,名曰运城,这是中国唯一一座盐务专城。明、清两代也均派驻了“巡盐御史”。
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历代政府还在盐池周围修筑了不少防护设施,如唐有“壕篱”,宋有“拦马短墙”,明代干脆两次大规模调集民工,围绕盐池修建了一圈高6.6米、厚4.8米、长约50多公里的“禁墙”。
为保护一个盐池而专修一道长城,这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独一份了。
[10] 解放前,临汾城池依丘而建,内高外低,墙高壕深,壮似卧牛,素有“卧牛城”之称
[11]丁村人,中国北方的早期智人(见尼安德特人)化石之一。包括1954年发现的3 枚小孩牙齿和1976年发现的一块小孩顶骨残片。丁村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 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1954年进行大规模发掘时在汾河东岸共发现十个石器地点﹐1976年又在汾河西岸发现了新的石器地点。
它的发现,表明生活在汾河岸边的丁村人距今10万年左右。也就是说:丁村人介于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之间,正好弥补了这23万年到1.3万年间的中国古人类断代。
[12] 1978年,在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一处占地4万平方米,包括若干氏族葬区的墓地。从葬制、葬具、殉葬品显示出的差别表明,当时已步入文明社会阶段。陶寺遗址还发掘出了部分先民的大型聚落遗址群,以及烧陶作坊、大城和小城遗址,出土了成套的礼乐器物,玉钺、石磬、鼍鼓和象征王权的彩绘蟠龙陶盘,表明这里不仅是尧、舜、禹活动的中心,而且已经出现了中央国家政权。
AI画出你的梦——微信小程序画梦器
站长推荐:
首席御医 盗墓笔记重启 中国野史 盗墓笔记南部档案 海盗鬼皮书 接阴人 阴阳诛天阵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万山极夜 雨村笔记 花夜前行 无声落幕 灯海寻尸 空亡屋 噩梦集 凶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