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列国争雄,统计一国的财富,最直观的办法,当然是取决于人口的数量。
人口越多,不惟可以征更多的税收,还可以组建强大的军队。
然而在上古,医学水平在那里摆着呢,人口出生率都是有限的。
要如何让本国人口急速提高,捷径只有一条,就是施行良好的政治,让周边国家的人民搬迁过来。
法学领军人物商鞅在其《商君书》之中,就阐述了这个道理——
一百平方里的土地,山岭占十分之一,湖泊占十分之一,河流占十分之一,城邑道路占十分之一,瘠田占十分之二,良田占十分之四。用这些田地,可以养活五万农夫。山岭湖泊可以供应他们所必须的财物,城邑道路可以安顿他们的起居。这是古代君王管理土地、分派老百姓的原则。现在秦国的土地,总数达到五千平方里,但种粮食的土地不足十分之二,农田数目不足百万亩,湖泊、河涧、名山、大川的资源又没有充分利用。这就叫作人力不足以胜任土地的开发。秦国所相邻的国家是赵、魏、韩这些“三晋”之国。秦国所要攻打的是韩国和魏国。这些国家的国情是——土地狭小、人口众多、房屋拥挤。老百姓经营商业,在国家那里没有户籍登记,也没有自己的房屋土地,只能机关算尽地不务正业,勉强维生;在山的两侧和水边掘洞而居的超过人口的一半。这些国家土地不足以供养其人民的情况,比秦国劳动力短缺而不足以开发土地的状态要更为严重。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老百姓的天性:他们所要的,不过是住宅和土地而已。这些资源三晋肯定是没有的,而秦国肯定是有的。……现在君王如果明智地施与恩惠,对于从各诸侯国来投奔秦国的人,从今天起免去三年的赋税,并不让他们服兵役;秦国四境之内的山岭、池塘、高地、和沼泽的开发,十年内都不征收赋税,并将此政策写在法律上;那么就足以招募百万的农夫。刚才下臣曾说:“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老百姓的天性:他们所要的,不过是住宅和土地而已。这些资源三晋肯定是没有的,而秦国肯定是有的。既然如此,老百姓还不向西移民到秦国来,是因为秦国士人忧郁、庶民辛苦。”现在我们给他们住宅田地之利,免除三代的赋税。这就叫一定要投其所好,而不让他们干不他们不喜欢的事情。这样,东方各国的老百姓就没有不向西移民的了。[1]通过《商君书》的这段话,我们不难想象,当时所有政治天才所能想象到的治国最美妙的境界——让自己的国家之人口远远高于列国。
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自己国家,关起门来猛生,增长有限,同时周期也很长。
最省心省事,莫过于周边国家的人民生好了,长大了,然后自动的搬迁过来。
当然,要做到这点,前提肯定要提供给搬迁过来民众比母国更好的发展机遇。
春秋战国时代,列国之谋士为了说服君主,都是举尧舜为样板。
举过去的古老的样板,目的却是要为当下现实政治服务。
而当两者无法吻合之时,只有改造所高举的样板了。
很自然的,帝舜作为一个已经接近神、无所不能的圣王,他的治国境界就是最高境界。
帝舜搬迁到那里,人民也肯定跟着搬迁到那里,确实是事实,是真相。
帝舜是族长,族人当然要跟随他搬迁。这种搬迁本也是建立在族人内部之民主讨论的基础上的。
“帝舜第一次搬迁时,跟随他走的人有一个邑。第二次搬迁时,跟随他走的人有一个都城那么多。到第三次搬迁时,足有一个国家那么多。”这样的说法,并非不可能的。因为随着帝舜在黄帝王朝地位的提升,他在本族的地位也随之提升。
很自然地,跟随他,愿意接受他管理的族人越来越多。
而要是按照司马迁的说法,仅仅三年的时间,帝舜所治理的地方人口就从仅仅一个聚落(聚)的人口规模升级一个城市(都)的人口规模。
其人口增加速度,已经不是所谓的爆炸性增加可以形容了,非“核爆型增长”无以名之。
可想而知,这是司马迁接受了春秋战国时代谋士之观念,在《管子》《吕氏春秋》成说之基础上,而想当然的去“合理”表述。
这样的想当然,当然是大错特错了。
[1]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谿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其山陵、薮泽、谿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
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穀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谿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
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也。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
今王发明惠,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复之三世,无知军事;秦四竟之内,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于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曩者臣言曰: “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若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今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此必与其所欲,而不使行其所恶也。然则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
——《商君书·俫民》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穀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谿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
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也。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
今王发明惠,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复之三世,无知军事;秦四竟之内,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于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曩者臣言曰: “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若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今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此必与其所欲,而不使行其所恶也。然则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
——《商君书·俫民》
AI画出你的梦——微信小程序画梦器
站长推荐:
首席御医 盗墓笔记重启 中国野史 盗墓笔记南部档案 海盗鬼皮书 接阴人 阴阳诛天阵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万山极夜 雨村笔记 花夜前行 无声落幕 灯海寻尸 空亡屋 噩梦集 凶宅笔记